找到相关内容670篇,用时7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量论因明学的正智观与笛卡尔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

    以自证量果,心之分为所量,见分为能量。境不离心,即由心自体决定境义。若时心具义境,尔时随顺彼心之自证即能了知乐不乐义。若时唯以外义所量,尔时现境相心即能量。尔时彼心虽是自证,然以此自体义之现相...所量,亦可说是能量。其自证分从二相生,谓自相与境相。境相所量,自能量,自证量果。第三说:以行相所量,能取能量,能了知量果。此三一体,非有别异。约义不同,安立三。”   又商羯罗主《...

    顺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13938128.html
  • 萨班的因明思想及其传承

    所持境;量取隐蔽分为执著境;士夫量取现前或隐蔽二者且不欺诳照了境。雅顿·桑杰贝解释说:“所持境指在执自之正确认识上直接指向与自己相似的相状者。执著境指所了别的隐蔽分。照了境指趣人取舍的非欺诳者,...解释说:“以量理门分辨取舍的有识士夫伺察所欲义有无所依的所量唯是自,不依思量自的现识不可量。这里(所量唯自)的意思是说以量识考察的所量是自,并不是说所有的所量都是自。如果说,(所有所量皆...

    祁顺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115838750.html
  • 试析雍正在《拣魔辨异录》中对汉月法藏的批判

    始于威音佛,佛惟大作一○,……而诸佛之偈旨,不出圆像也。”[15]汉月以此一○千佛万佛之祖,以及威音王佛五宗之源的见解,与密云的“棒喝当下即是宗旨的展现”可说是大相迳庭。  至此,汉月对于“五家...是汉月立“威音王作一○”,并以此一○千佛万佛之祖;其三是汉月认为禅宗五家源流始于威音佛的问题。密云的《辟妄救略说》就是针对这些理论的批判而贯穿全书。但是,此中除了《五宗原》书中的义理之诤外,实际...

    释圣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75251743.html
  • 上座部佛教止观禅法

    禅相(nimitta)是修行禅定时心专注的对象,是心的影像或概念。禅相一般基于色法而产生,所以取此所缘而达到的禅定属于色界定。   修行安般念所产生的禅相并非人人相同。不同的人会生起不同形态的...其先后顺序:推动、硬、粗、重、支持、软、滑、轻、热、冷、黏结、流动。辨识每一种特相时,应先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辨识到它,然后在全身各部位辨识它。能够在全身从头到脚很清楚地辨识到所有十二种特后,应改用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95454242.html
  • 法称因明学中“心明”差别略说

      在西藏三大寺学经的时候;首先要学一部因明入门的书,名叫《都扎》,是类摄的意思。就是把经论中的名,由浅入深,从易到难,摄一类一类而学习的课本。这部书初从色法中的“显色”、“形色”,直到因明中的...量,三智量。初如大师世尊。二如四谛法轮。三如现量和比量。前两种是假名量,第三种是真实量。实际上只有二种量,现量和比量。因为所量的境,也只有二种境:即自和共相。以自所现境的是现量,以共相所现境...

    法尊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01438020.html
  • 陈那之因明及其认识论

    之有境心即现量,现量以自所现境故。缘共相之有境心即比量,比量以共相所现境故。”[2],另外亦说“现量离分别”[3]。在此我们可以看到陈那只承认两种认识的方法与来源,亦即现量与比量,而将圣教量...圣教量独立一量,由此也可以看出陈那脱离佛教传统所接受认知方式,而走向彻底的逻辑主义之意图。  另外,简别与当时其他外道对于现量定义的差别,在《集量论》中陈那对现量的界定是“缘自”与“离分别”。...

    蔡伯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91538582.html
  • 楚山禅师无相说发微

    《无相说》。  ⑤《石经楚山和尚语录》卷之七,《无相说》。  中作主,似有缘,假名心,此心离()()尘缘影了,无心可得,由此意识妄生,分别计此()形,而。①  从因妄念发动而生之心识,是已...念妄动间,逐渐随各种因缘和合而成的。这种在染心与有作用下形成的现象,楚山禅师认为是“似有缘,假名心”,不是真实之实相,而是假名之心,因此“无心可得,由此意识妄生,分别计此()形,而”。...

    李万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55258889.html
  • 文殊菩萨禅法

    三昧中,更无馀行次第,如无常行中次有苦行,苦行中次有无我行。又菩萨于是三昧,不见此岸,不见彼岸;诸三昧入此岸,出彼岸;初得此岸,灭相彼岸。   不一行三昧者,于上一行违者是,所谓诸馀...“一”,就是诸法本性——真如,故又名真如三昧。   那么,什么说一行三昧是文殊师利菩萨的主要禅法呢?   梁南扶国三藏曼陀罗仙于武帝天监二年(...

    崔正森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25460999.html
  • 宗密对马祖道一的研究

    是以黑珠,其他种种色相,也都是珠,而作为明珠本体的明性,却不能直接指示出来,不见明珠,“明珠之体,永不可见。欲得识者,即黑便是明珠。”从理事性相关系角度看,这是指事理,以性。但是,道一本人还是反对以性的,他曾告诫,“不解返源,随名逐相”,就会生起种种迷情,造种种业,他要求返照自心。所谓任运,也有反对渐修之意。神秀讲一切皆妄,洪州讲一切皆真,...

    董群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03265003.html
  • 宗密的洪州观

    rdquo;从理事性相关系角度看,这是指事理,以性。但是,道一本人还是反对以性的,他曾告诫,“不解返源,随名逐相”,就会生起种种迷情,造种种业,他要求返照自心。所谓任运,...,当然区分得清楚明白,但是,并不人人都成大德,因此,这就容易造成流弊;比如洪州讲黑即是珠,“致令愚者的信此言,专记黑,或认种种明珠,……但有明净之,却不...

    董群

    五明研究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13493687058.html